当前位置:首页> 本站动态> 详情

杨雄:勿催熟!给孩子“有机教育”

发布日期:2015-8-10    来源:管理员    点击:6906 次

 今天,我想提出一个概念:有机教育。什么是有机教育?现在大家都喜欢有机食品、有机蔬菜,因为它们是天然的、自然生长、无污染、不反季节、符合四季成长规律的。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,也应该是有机的过程,而不是拔苗助长、反季节、催熟的过程。而当下流行的一些教育观念,比如“不要输在起跑线上”,实际上都是在“催熟”孩子,是有违教育规律的。

  给孩子缓慢成长的机会

  为什么我要提倡有机教育?主要基于三方面理由。

  首先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。就像我们种蔬菜,种玉米,它都有一个自然生长周期。想必大家都不喜欢吃用化肥催熟的蔬菜吧?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。如果你过多地期待、过早地开发,过度保护和过度教育,就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,反而不利于他的成长。都市人喜欢散养鸡,觉得山沟里散养的鸡一定是好的。我也参观过养鸡场的鸡,巨大的标准化车间,灯光一打开,合成的喂料一放,鸡就去吃,吃饱,灯关掉,睡觉。过两个小时,继续开灯,让它们继续去吃,吃完再睡觉,几个月就养成熟了。如果我们的孩子也是这样,关在屋里长大,不给他散养,不让他见阳光,不让他到农田玩,在野地撒欢,这样的孩子就会逐渐丧失自主能力。

  现在的孩子,由于是独生子女,父母给他的照顾无微不至,最后衣服都不会穿,甚至到美国留学还要陪读,现实生活中这种“悲剧”很多。培养孩子不能“催熟”,不能“反季节”,不能让孩子过早地失去童真和快乐。现在市场流行的观点太多,什么0岁要学游泳,3岁要学什么,好像过了3岁没有学,孩子就完蛋了。除了睡觉外,孩子24小时全部安排满,包括周末。学了钢琴有舞蹈,学了舞蹈有音乐,孩子弄得很辛苦。家庭教育中这种保姆式的喂养,甚至扩展到了国外。在国外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星期天,一些中国妈妈背着小提琴,孩子背着大书包,东赶西赶。美国孩子在踢球、在玩的时候,中国家长则陪着孩子去补课了,成为一道独特的“风景”。结果只要有“中国妈妈”居住的社区里,美国妈妈逃走了,日本妈妈逃走了,台湾地区来的妈妈也逃走了,说“这样吃不消的,你们太厉害了;这样开发孩子,我们怎么活?”

  其次,勿“催熟”孩子。不要让孩子过早地失去快乐、自由的童年。现在大城市里大多数孩子是怎样过日子的?曾有一位摄影记者抓拍了100张“中国式童年”照片,照片中的所有儿童,几乎都是房间里一堆玩具,但只能“自己和自己玩”,物质丰富,但不快乐。为什么美国的孩子、欧洲的孩子那么快乐,中国的孩子那么不快乐?我总结了几点:美国的小学不搞所谓的题海战术、美国的小学生不抄生字、美国的小学生不背诵课文,总是鼓励。我们总是背啊记啊,往往还没有起跑就倒在起跑线上了。我们的基础教育被公认是世界上最好的,但为什么仍有不少中国妈妈要送孩子到国外上学?我看主要是因为在我们这儿,孩子上学不快乐,就是这个道理。孩子的成长有自然的规律,就像大自然的四季变化,当孩子的身心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吸收某些知识或技能的阶段时,提早学习往往没有效果,甚至伤害孩子的心智。任何催熟、拔苗助长,其实后果都是不好的。很长一段时期来,我们的教育理念和社会流行的教育观念出现一些认识偏差,最典型的就是所谓“不输在起跑线上”这一口号。这实际上是在提前催熟孩子,让他们过早地学这、学那,过早开发孩子智力,事实上却是帮倒忙,甚至是摧残孩子,使得大多数孩子过早失去了童真、幸福与自由。

  第三,孩子培养是一个陪伴与“发现”的过程。什么叫发现?就是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会逐渐发现孩子在某一领域的天赋、特性和兴趣,因势利导加以开发。在这过程中,切忌盲目跟风,别人家长带孩子学英语,你也带孩子学英语,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。教育培养孩子需要有一个耐心等待、陪伴发现的过程,这也是有机教育的核心理念。所以我主张,“有机育儿”、个性发展。目的是恢复教育的本质,让孩子缓慢地成长,这是因为每个孩子的发展,存在着先后、个别的差异性。

  对于每个孩子来说,发育不同。有的孩子开窍比较早一些,有些孩子比较晚一些,一定存在着差异性。因此,家庭教育只能借鉴,不能完全拷贝、复制。邻居家长培养孩子成功的范例,完全拷贝到自己孩子身上,却不一定成功。因为每个孩子的特性、发展的潜力都不一样。这里我要提一个现象,为何中国女孩比男孩成熟、功课成绩更好?在我看来,主要是女生更加适合我们“应试”教育体制,因为女孩比男孩更听话、更专心、更仔细、认真,不像男孩子调皮,喜欢玩,心智成熟比较晚。因此,我主张,男孩和女孩的教育方法也应有所区别。你看看现在幼儿园里,女孩子受表扬多,小学当班长的是女孩,初中、高中更不要说。过去文科状元是女孩,现在理工科、计算机专业也出现了不少女“学霸”。而男孩则往往受到“压迫”,家里一个男孩,都被一群女人包围着,奶奶、外婆、妈妈,到幼儿园是阿姨、到小学是女教师,连班长也常常是女生。10多年前,我做过一个国家课题——“青春期教育研究”,发现女孩生理发育要比男孩早差不多一到两年,这两年差距是不得了的。因为等男生“醒”过来,中考过去了,高考也过去了。为此,我曾向国家教育部提议,是不是让男孩高考降低20分?大家同意吗?可能一半赞成,一半反对,赞成的家里多半是男孩,反对的家里一定是女儿。但问题是现在的教育,将男孩子弄得像女孩一样,在学校里不能跑、不能跳,男孩子弄得娘娘腔,还叫男孩吗?毛泽东年少时候经常洗冷水澡,锻炼身体。他老人家提出“文明大脑,野蛮体魄”,现今仍有指导意义。虽然在网络时代,男女生在职场上的性别差异大为减弱,但我仍主张男孩教育与女孩教育应有所区别。因为男女生理发育阶段是有差异的,我们做家长、当老师的,一定要依据儿童心理发展节律来施教,尤其是一定要给男孩子缓慢成长的机会,不要着急。

  人类都是“早产儿”

  从生物学角度说,婴儿从母亲十月怀胎到出生后,再到能够站立说话行走,至少一年。就这一意义上说,人类都是“早产儿”。因为人类婴幼儿期比动物幼崽需要更多父母的照料与养育。这证明人类在孩子早期教育上,需要花费的时间更长、精力更多。

  人类和动物界相比,社会化和成长过程要缓慢得多,需要更多的时间有父母照料、早教。我们从“动物世界”栏目里可以看到,小象一出生,几乎很短时间内就得直立行走,就得睁开大眼、自己找母象的乳房,然后就得跟象群出发,不然有被猛兽袭击之虑。相反,若是一个婴儿一出生,自己就会站立、就找妈妈吃奶,人们一定会被吓坏了。婴儿初到人间,眼睛什么也看不见。大概要一周、几周之后才会慢慢寻找声音,然后再会看到母亲的笑容。所以,母亲得给婴儿喂奶,把他放在心脏边上,聆听母亲自己心脏脉动,给他依偎感、安全感。正因为人类都是“早产儿”,所以需要父母花更多时间专心照料。这也反证了孩子的成长是个缓慢的过程。而正是人与生俱来所具有的未分化性、未特异性,使得人比动物具有更好的发展选择性。

  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,中国家长一方面从来不给孩子磨炼意志的机会,却又要求孩子与别人竞争。家长期待过高,孩子反而会发挥不好。学习压力太大、心理负担过重,孩子就会丧失自信,因为只有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,身体才会分泌出一种“多巴胺”(快乐、年轻荷尔蒙)。当今中国似乎进入“早教、开发”时代。按照独生子女教育的“智力汇合”理论,独生子女得到父母在时间、精力与金钱上的更多倾注。这对于孩子来说,既是好事,也是一件坏事。因为这样,父母往往把唯一的孩子作为对下一代人(过去通常是几个孩子)的精神寄托,这不仅强化父母对子女的高期望值和心理依恋,也加重了其抚养子女的忧虑感,这对孩子的成长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。更严重的是,现在不少年轻家长,把孩子培养限定在一个特别狭小的范围之内。对孩子们来说,考高分、成绩好就是标准;孩子五六岁会弹钢琴,就会得到奖赏。这导致很多孩子被迫提早结束无忧无虑的童年,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观念误区。

  成长是分阶段性的

  人类成长是分阶段性的,某些大脑功用只是配备给某个具体阶段,一旦顺利度过了,大脑就会自动弃除这些功用,保存有用的链接。这是为了让人能够更集中精力、更加具体细致地运作生活。某个孩子三岁就识两千汉字,其实这是训练出来的短时记忆,并不能真正对大脑思考进步有多大益处。心理学研究发现,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有规律。这就是为何我不主张过早地开发孩子,让儿童太早去练什么“闪卡”、认识很多汉字。事实上,如果一个月不训练,大半都会忘记。其实这正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大脑在自我保护,这也是天生的一种自我保护。

  为什么有的孩子对父母给他补课、加课很反感?并不是说大脑不要开发、不要用它。关键是怎么科学开发?如何使用?应根据孩子的天性、本性、特质来因势利导。其实孩子注意力很容易集中,只要是他喜欢。如果一个孩子喜欢画画,真的很喜欢,你让他画,他一天坐在那里不动也不会累,因为他是在做一件喜欢的事情。比如他喜欢乐高玩具,他去拼装,注意力非常集中,吃饭都忘记。所以,我们要研究孩子发展的差异性、分化性、性别优势等等。每个儿童,每个成长阶段,都有他的特定优势和劣势,一方面儿童具有完成任务的典型能力,另一方面又具有典型犯错的特性。做父母经常会遭遇如下尴尬场景:去参加家长会,老师说你的儿子坐不定,上课不专心,你一定脸红。回家将孩子骂一通。其实这是孩子的天性。

  现代教育研究证明,任何碎片化的知识必须被理性梳理并建构起系统化的秩序,才能显示出知识的力量。中国孩子被要求大量记忆碎片化“知识”,只会成为大脑沉重的负担,使人成为“书呆子”、“记忆棒”。任何人要成为自己大脑的主人,都必须建构属于自己的逻辑思维体系。我提倡少学一些“知识”,提高动手实践能力,加强合作分享教育。

  尤其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,由于信息爆炸,学校课程、知识教育重要性已逐渐下降。全世界每天产生的信息、知识超出你的想象力,而且不断更新。所以学习变成是终身的事情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相比单纯灌输知识,学校训练学生获取知识、整合知识的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。因此,我们对孩子的教育、培养必须有所选择,而不是靠苦逼、硬塞、催熟或者“提前抢跑道”。

  我们要将更多精力放在研究儿童成长分化规律上面。儿童成长分化大概有三个重要、衔接分化时期:一个是3岁左右,大脑急剧成长;一个是幼小衔接的阶段; 还有一个是考高中阶段,这三个关键期要抓住。我们要把握好“应试技巧”和“素质教育”的关系。我认为,这两者之间是有弹性和节奏的,要让孩子在交替的过程中、在自由和限制过程中发展,这是一个教育孩子、培养孩子的策略。中国家长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,一方面是从来不给孩子自己独立生活磨炼意志的机会,我们都是代替的,越俎代庖,又处处让孩子和别人竞争。还有不少家长,把培养孩子的目标限定在一个特别狭小的范围,就是成绩。成绩好就“一好顶三好”,其他方面差一点,没有关系。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,也最舍得投入的。但是中国的父母,也往往是最容易出错的。

  因此,我主张的“有机教育”,第一,是孩子自然成长,而不是拔苗助长、反季节、催熟的过程。第二,是家庭全体成员共同成长。正常的家庭关系应该是这样的:夫妻俩手拉手,孩子站在父母的前面中间位置,这样位序,孩子既有独立性、又有安全感。

  总之,在家庭教育上,我始终认为“方向比努力更重要”。我们孩子都是天才,若我们方向搞错了,培养的路径、方法搞错了,一切将适得其反。为此,我主张“有机育儿、健康成长”,即恢复教育的本原,让孩子缓慢地成长,甚至让他们更加野蛮、自由自在成长。

  有机教育需要“阳光”和“沃土”

  “有机教育”要有阳光、沃土保证。这“阳光”、“沃土”就是考试、评价制度的改革。首先要用法律法规、行政手段大规模缩减现在教材容量,尤其是缩减各种辅导材料,不然的话没办法慢下来。其次要改革考试与评价方法。在统一高考制度未打破的情况下,肯定会有考试选拔,这个标准还得统一,这是保证教育公平的基础。但是统一标准,并不意味着“一考定终身”,“唯分数论”的选拔制度可能很快就将被突破。上海是全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,市教委已提出“绿色指标”等新的评估方法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更公平科学、更符合教育发展规律、更有利于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改革举措会陆续出台。

  “有机教育”要大力提倡“慢教育”。教育过程就好像看足球比赛,原本都坐在体育场里,好好地看球赛,大家都看得清楚。突然有一个观众(家长)着急地站起来,影响了别人,结果是所有人都站起来,到头来,观赛效果会受到影响。所以,“有机教育”就是要大力提倡“慢教育”,提倡日常生活式的教育,提倡润物细无声的教育,要变主要考知识为主要考见识,不要追求一节课里让学生强制性地记忆多少东西,而是启发他们的思维。让孩子们从学习做人开始学习文化知识。有家长说,我慢了,人家快了,人家抢“跑道”怎么办?这就有赖于政府、媒体、学校、社区、家长形成合力,在社会形成舆论场,形成一种新的教育观念。

  “零基础”入学不等于“零准备”。“零基础”入学是上海教委出台的一项改革方案。要求小学一年级“零基础”教学、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、要求取消统考统测,减轻孩子学习压力。这向社会传递出“素质教育”不再是空话,离我们越来越近。我非常赞同。同时我要提醒家长的是:零基础入学,不等于零准备。准备什么?我认为,一是学会做人,二是学习做事,三是身心健康。今后无论入学,还是对学生评价,个性“颜值”越来越重要,综合素质要求会越来越高。家长就好比施肥者,在什么时间、怎么施肥,非常重要。小学前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、生活习惯以及性格的关键时期,家长应该把精力放在这些方面。教育部门出台“零基础”教学新规,主要是为了引导家长,不要让孩子超前学习,要求老师严格按照各学科课程标准开展教学,从“一张白纸”教起,而不是以班上识字量多的学生为教学依据。相对知识技能而言,更重要的准备是在学龄前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。以吃饭为例,孩子在学校须自己取餐、自己吃、自己整理,在餐厅里不大声喧哗。如果一味灌输孩子知识,忽略了素质、生活习惯等的培养,那才会“输在起跑线”上。

  杨雄,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、青少年研究所所长,研究员,社会学博士。兼任上海市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、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。主要研究方向是,青年社会学、独生子女与代际研究、家庭教育、青少年性教育等。曾主持全国重大课题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测评体系研究”、“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编制研究”等。著有《教育合作论》、《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解读》、《中国青年发展演变研究》、《让孩子幸福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