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 本站动态> 详情

大学生不读书,应试教育需反思

发布日期:2015-7-21    来源:管理员    点击:4017 次

 读书,如同与一个个智者谈话,不同类型的书籍带来不同的观点、看问题的角度、解决问题的办法或使人灵魂洗礼、或使人茅塞顿开。带着思考和问题读书往往使人有更大的收获。

  2015年6月30日,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525名在校大学生开展了一项调查,覆盖了27个省(区、市)。调查结果显示,从去年6月至今年6月,除去教辅书籍,37.15%的大学生阅读图书量低于5本,其中6.13%的人课外阅读量为0。

  阅读对于个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,可是初进入高校的学生除了读教辅资料之外,很少阅读课外经典名著。所以有高校通过考试来引导学生读名著经典,如陕西师范大学每个学期不读指定两本书籍不让毕业,西南大学“读名著,拿学分”,但是不仅仅没有太好效果,反而引来大堆的问题。

  在这里不得不说,通过考试引导学生读书是典型的行政思维,而无一例外推动这些个读书活动的都是高校行政领导,也无一例外都有学校管理办法的出台。在这里不讨论出台读书与考试挂钩的好与坏,只探讨为什么学生不愿意读经典名著。

  读书,是一种爱好,有人喜欢读小人书,有人喜欢读故事书,有人喜欢读哲学类,有人喜欢读爱情书,有人喜欢读武侠书,有人喜欢读科技、科幻书籍……毋庸置疑读书寄托了人的兴趣和理想,读书沉浸其中的代入感给将人对世界的感知扩大了极致,所以大家都会感觉到开卷有益。

  读书,是一种习惯,当我们习惯于读书,手不释卷。就好比今天习惯了手机阅读,所以就“机”不离手。

  学生进入到大学之后,其习惯基本上已经形成了,根据调查,显然我们的学生并没有读“课外书籍”的习惯,同样大学期间再有组织大范围的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也不甚现实。

  笔者本人认为大学更应该专注专业学习,阅读习惯的养成更多是在基础教育阶段。而现在应试教育肆虐之下,我们的学生的课外读物基本上在校园内消失了,一经发现,立刻没收。在应试引导之下,学生只有一遍一遍重复着看教辅书,所有的爱好、理想都融入到了考取“功名”了。在应试教育指导之下,学生几乎没有养成阅读经典名著的习惯的机会。进入大学,却又期望大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,这又怎么可能呢?大学通过考试的手段,利用两个学分的通识选修课,引诱学生去阅读,却遇到学生通过“各种手段”拿学分,阅读的真正意义却是没有领会得到。应试教育种下了“功利”的种子,又怎能期望大学收获“理想”的果呢?应试教育这个教育“变态”种子,究竟结下多少畸形的果子还难以预料。我们不能总是用分数来吹嘘我们基础教育已经超越欧美而罔顾人伦,却真的需要认真反思应试教育的危害性了。